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
8月21日,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記者在聊城市舉辦的《聊城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》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了解到,2020年-2025年,市財政局連續六年每年安排市級工業轉型發展資金超1億元,支持產業轉型發展。今年,市財政局安排市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7600萬元,推動科技創新突破;安排市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6030萬元,提升人才引育質效。
聊城市財政局黨組書記、局長任海波同志介紹,市財政局立足財政職能,從支持產業轉型發展、推動科技創新突破、提升人才引育質效、支持體制機制改革等四方面發力,推動聊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。
在支持產業轉型發展方面,聚焦制造業強市戰略,2020年-2025年,市財政局連續六年每年安排市級工業轉型發展資金超1億元,積極支持聊城市傳統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改造,加強企業全梯度培育,落實專精特新等獎勵政策,加快數實經濟深度融合,全力以赴推進制造業強市建設。2025年預撥500萬元對通過新型工業化智慧平臺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企業給予獎補,推進重點企業數字化轉型。
在推動科技創新突破方面,2025年,安排市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7600萬元,加速支持培育科技創新主體,持續建強創新平臺,特別對國家級、省級創新平臺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、高水平研究型院所等科技創新工作給予傾斜,繼續對新認定的國家級、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獎補。安排市級質量標準和專利獎勵資金2000萬元,對獲得中國質量獎、省長質量獎、省級高端品牌培育、“聊城優品”等質量品牌及符合標準化獎勵條件的500家以上企業進行獎補,推動質量標準提升和知識產權發展。強化科技金融支撐,與多家銀行建立成果轉化貸款合作關系,支持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,2025年上半年,全市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92筆,融資金額8.7億元,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。
在提升人才引育質效方面,以財政驅動力鼓勵拓寬人才引進渠道,發揮“人才飛地”集聚作用,打造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。2025年,安排市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6030萬元,對入選國家級、省級重點人才工程的人才、企業、研發機構或科研院所給予財政補助,重點用于支持實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、人才補貼等領域。緊密結合產業發展需求,優化整合人才資金與產業扶持政策,落實“人才興聊”多維政策禮包,支持人才創新創業、人才服務保障,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,強化資金使用規范性和政策兌現效率,為制造業強市提供強力人才保障。
在支持體制機制改革方面,優化財政管理權責配置,持續完善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性轉移支付機制,為加快轉型發展、培育財源奠定良好基礎。圍繞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,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,完善應保盡保、講求績效的預算機制,強化工業轉型發展、科技創新、人才發展等專項資金監管,確保制造業強市領域資金發揮最大使用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