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 聊城報道
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在5月14日召開的現代京劇《超級外賣》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犧牲15周年紀念活動主題記者見面會中了解到,在聊城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,他們來自全國各地,為了一個莊嚴承諾、一個共同的理想,牢牢地扎根在聊城,守護著水城人民的平安。而“葛宇航班”則是這支隊伍中的尖刀班、突擊隊,他們被光榮地譽為“黨和人民的守夜人”,他們就是聊城消防指戰員!
葛宇航,安徽碭山人,1987年11月出生,2005年12月入伍。服役期間,他努力參加訓練,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,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消防戰士,入伍第二年便成為戰斗班“1號員”,第三年便被任命為戰斗班班長。期間,參加各類滅火戰斗650余次,營救被困群眾20余人,2次被評為“優秀士兵”,3次受到嘉獎。2010年4月7日,在撲救陽谷新誠塑膠有限公司車間火災時,為了營救身旁的2名戰友,自己不幸被突然倒塌的混凝土圈梁和實體墻砸傷,經醫院搶救無效壯烈犧牲,獻出了年僅22歲的寶貴生命。4月9日,公安部批準葛宇航同志為革命烈士,山東省公安廳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,記個人一等功。
為傳承好宇航精神,莘縣武陽路消防救援站積極探索實踐,在全市消防隊伍中率先設立“宇航班”。多年來,“宇航班”成績斐然,培養出5名榮立三等功的指戰員、8名優秀黨員以及29名優秀專職消防員。同時,還組建了“宇航志愿小分隊”,以英雄葛宇航的名義踐行社會責任:累計義務獻血8萬毫升,捐款5萬余元;先后開展社區消防講座與演練800余次,邀請4.2萬余名學生及社會群眾到隊參觀學習;幫扶16名困難學生,并捐建2座“希望小屋”。這些實實在在的數字,正是英雄精神在新時代不斷延續、熠熠生輝的生動體現。
莘縣武陽路消防救援站組建于1979年,46年來始終是守護聊城西南地區消防安全的“尖刀”和“拳頭”力量。目前,站內現有指戰員48人,其中中共黨員18人,平均年齡僅24歲,別看隊員們年輕,但是肩負的責任卻無比重大—承擔著莘縣24個鄉鎮街道、1420平方公里的應急救援任務。2010年4月7日,他們的戰友葛宇航在執行任務時,為掩護隊友壯烈犧牲,年僅22歲。他用寶貴的生命,深刻詮釋了“忠誠、無畏、堅韌、奉獻”的宇航精神,這份精神也成為了照亮他們這支隊伍前行道路上永恒的燈塔。
15年來,在宇航精神的指引下,每當有新隊員加入,他們都會組織開展“五個一”特色教育活動,具體來說,一是組織一次莊嚴的入隊宣誓,讓新隊員銘記使命與責任;二是帶領新隊員參觀烈士事跡展廳,通過一件件實物、一張張照片,深入了解英雄的事跡;三是安排觀看宇航班業務展示,讓新隊員直觀感受優秀隊伍的專業素養;四是前往烈士墓前祭掃,寄托哀思、緬懷先烈;五是鼓勵新隊員給烈士父母寫一封家信,在字里行間體會英雄背后家庭的付出與偉大。同時,他們還會組織觀看隊站自己拍攝的《傳承》微電影,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活動,讓宇航精神深深扎根在每名指戰員心中。
武陽路消防救援站作為全市轄區最大、警情最多、任務最重的隊站,年出警量超過1200起,日均出警3到4次,單日最高出警量更是達到驚人的51起。即便任務如此艱巨,全體指戰員始終無怨無悔,每日清晨,隊站內嘹亮的呼號聲響徹云霄;深夜里,消防戰車疾馳而出奔赴險情現場,這些都是他們對英雄許下承諾的生動踐行。多年來,在“宇航英雄中隊”全體指戰員的共同努力下,他們收獲了諸多榮譽,先后獲評第20屆“全國青年文明號”、山東省“五一勞動獎狀”和“五四紅旗團支部” 。“傳承宇航精神集體”作為全市重要宣傳典型,被評為新時代聊城“最美奮斗者”。
從1979年建隊至今,共有276名黨員曾在隊站揮灑熱血,他們用汗水乃至生命踐行著自己的誓言。在這些重大榮譽的感召下,他們有信心將宇航精神繼續發揚光大,讓它激勵一代又一代消防員奮勇前行。他們也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崗位、苦練本領,以更高的標準、更嚴的要求,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。面對各類急難險重任務,他們毫不退縮、沖鋒在前,繼續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寫在行動上,用“火焰藍”的青春守護萬家燈火,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!